白宫正式动工!90年历史见证消失,美国第一夫人旧巢成瓦砾
随着长达43天的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宣告结束,华盛顿纪念碑(Washington Monument)重新对公众开放。然而,当游客再次登顶俯瞰时,眼前的白宫轮廓已彻底改变:曾经的东翼建筑已被夷为平地,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繁忙的施工废墟——这里将以此为地基,建起美国总统唐
随着长达43天的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宣告结束,华盛顿纪念碑(Washington Monument)重新对公众开放。然而,当游客再次登顶俯瞰时,眼前的白宫轮廓已彻底改变:曾经的东翼建筑已被夷为平地,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繁忙的施工废墟——这里将以此为地基,建起美国总统唐
然而,这场政治闹剧落下的帷幕,却无法掩盖它所带来的深远伤痕。停摆期间,为全美约4200万低收入民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“补充营养援助计划”因资金耗尽,于11月1日起暂停发放救济金。这是该计划设立60年来首次断供,令众多依赖救济金的家庭陷入断粮危机。
特朗普近期接受采访时可真是话题拉满,一边喊着美国经济处于历史最强劲时期,一边怼天怼地回应各种争议,从经济数据到房贷计划,再到白宫东翼拆建,每一个话题都充满了看点。
更让人意外的是,这事儿推进的时候,美国正经历史上最长的政府停摆,80万联邦雇员要么无薪上班,要么直接休假。
尽管离开白宫已有近九年之久,但美国前第一夫人米歇尔·奥巴马近日罕见地加入了批评者的行列,公开对现任美国总统唐纳德·特朗普发起的一项大规模翻修工程表达了强烈不满。
下台一整年没吭声的拜登,突然在民主党一场小范围筹款活动上把特朗普骂成“拆白宫的装修队长”,这句话像火星掉进干草堆,一分钟就烧上全美热搜。
特朗普在采访中说:“我永远不会忘记,他们用了‘人为制造’这样的词。还记得‘制造’这个词吗?这是‘人为制造’的经济。没人会用这个词,但每个主播都说了‘人为制造’这个词。他们也算是言行一致,这简直就是一个被操纵的系统。”
10月29日,罗马尼亚国防部的一份声明证实,美国将削减其在北约东翼部分国家的驻军规模。
就在昨天(10月30日),一段监控画面在东欧防务圈迅速传开:俄军在顿巴斯东翼投下一枚重达3吨的FAB-3000滑翔炸弹,精准命中乌军一处野外指挥部。爆炸瞬间炸出直径约50米的深坑,三层钢筋混凝土工事被直接穿透——这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空袭,而更像是一次“非核战
罗马尼亚国防部最近发声明,确认美国计划削减欧洲东翼军事部署,最关键的是 “停止一个旅在欧洲的轮换部署”。
一项民意调查发现,大多数美国人反对特朗普新建白宫宴会厅的计划。调查显示,28%的受访者支持该计划,该计划已涉及拆除东翼,而56%的人反对。
据美国广播公司披露的信息,这个号称"为提升国宴规格"的项目,规模在短短数月内连续膨胀:最初计划容纳650人,后来特朗普亲自改口称"能塞下999人";预算从2.5亿美元飙升至3亿美元,而他口中"由我和朋友承担"的资金来源,至今没有任何公开的捐赠明细。
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(NBC News)报道,罗马尼亚国防部周三表示,美国计划缩减其在欧洲东翼的驻军规模,包括减少驻罗马尼亚米哈伊尔·科加尔尼恰努空军基地的部队。
近期国际政坛与美国国内都因特朗普的集中动作而波澜迭起,这位美国前总统在短时间内连续推进三项关键事务:彻底终止与加拿大的贸易谈判、向拉丁美洲派遣航母战斗群、启动白宫东翼拆改工程,这些举措覆盖经贸、军事、国内建设三大领域,大大打破了此前的稳定态势。
美国国防部周三(10月29日)宣布,将从北约东翼部分国家撤回一支步兵旅战斗队及一个空降部队,相关部队将返回其位于肯塔基州的本土基地,且不会安排后续部队接替驻防。
谁能想到,特朗普嘴上说“小修小补”,结果一转头,施工队直接把东翼拆成了废墟!希拉里气得连夜发帖狂喷:“醒醒!这是白宫,不是你家的特朗普大厦!”
东翼最初被称为东露台,建于西奥多·罗斯福总统任内的1902年。富兰克林·罗斯福于1942年将其改建成现有形态,既为战争期间增加办公空间,也为隐藏为总统及工作人员建造的地下掩体。
白宫解雇了美国“美术委员会”的全部六名成员。据悉,该委员会是一个联邦机构,负责就华盛顿特区的建筑发展提供建议。
到10月23日的时候,白宫东翼的拆除工作差不多已经完成了,这个让全美国都很关注的改造工程正在有条不紊地往前推进呢。
美国总统亲自下令,将白宫东翼彻底拆除,只为新建一个奢华舞厅!这座见证百年历史的建筑,曾是第一夫人的办公室、总统专属影院、甚至还藏有应急地堡。如今却在短短几天内化为废墟。可你有没有想过,这么多石膏、木材、混凝土,究竟被运往何处?难道总统能让它们凭空消失?《大西洋